ITMan!資訊經理人
-
客戶體驗需求增加 Aruba分析零售業者應用科技的五大方法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NYSE:HPE)旗下子公司Aruba發布新趨勢預測調查結果,分析零售業者如何運用科技技術,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克服運營挑戰。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消費者愈來愈渴望擁有更個人化的品牌體驗,在2023年,顧客對消費方式與內容將會更加精打細算。零售業者必須提供更靈活彈性和量身訂作的購物體驗,以維持線上與實體商店客戶的忠誠度以及吸引新客戶。而IT團隊為了支援持續進步的科技技術,同時確保運營順暢,將因此面臨沉重負擔。 為了在新的一年協助零售業者,Aruba與全球趨勢研究機構Foresight Factory合作探討2023年改變零售體驗的五種方式,並分析對負責提供這些方式的IT團隊和網路所造成的影響。此研究結果為網路即服務(NaaS)等靈活的網路消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論點。這類消費模式能減輕網路與IT團隊的負擔、提升擴充力,進而提供更著重於業務成效的解決方案。 當零售業者試圖吸引顧客重返實體商店,他們將會加強運用科技來提供沉浸式的店內購物體驗,並創造差異化。在消費者結帳前,他們可以透過AR與VR了解這些產品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並完全沉浸在零售業者提供的使用體驗(UX)。 愈來愈多消費者希望能依照自身需求,選擇更彈性的時間與地點配送方式。零售業者與雜貨業者將結合傳統配送方式與「幕後店」(dark store)、微型配送中心、快閃店,以及隨選外送等方式,利用混合配送模式來交付訂單。透過更強大的地理位置定位服務與行動商店,零售業者可以將銷售點直接帶到消費者家中或工作場所。 電子商務導致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實體商店不僅要致力提升顧客滿意度與提供個人化服務,還要提高運營效率。實體商店將具備更廣泛的網路連線能力,並提供智慧試衣間、出口自動服務等創新功能,增加顧客的購物體驗。安裝於店內的物聯網(IoT)感測器也會提供即時分析資料,以協助降低運營成本並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在這個「即時滿足」的時代,顧客期望零售業者適時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而且不容許業者違反既定承諾。未來,零售業者將會更廣泛使用自動化與預測工具來準確追蹤庫存狀況,並即時滿足消費者需求。倉庫與配送中心的智慧型機器人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營運,訂製零售模式將成為主流,進而減少浪費與庫存過剩。 隨著品牌業者積極打造創新的展示廳模式,實體商店將更頻繁地透過直播與顧客互動,讓他們一窺幕後花絮。提供這類體驗可帶給消費者更在地化的感受,並讓零售業者充分運用實體商店的空間。 「不論是沉浸式體驗、直播或新配送方式,為了持續發展業務,零售業者對科技運用的要求日益攀升且日趨複雜。同時,重要、創新且現代化的科技需要合適的基礎架構為後盾,」Aruba 台灣區總經理蔡政修表示。「面對不斷發展的變化,零售業者必須具備預測能力,並確定其網路可以靈活因應持續增長的消費者需求,而且IT團隊不會被持續數位化帶來的沉重負擔壓垮。」 「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零售業者需要重新思考他們的網路營運方式,例如採用NaaS等獨特的消費模式,確保自己有能力因應需求的變化,同時擁有高效能、安全、可靠且自動化的網路來支援此技術,並能利用即時分析資料來推動直接與顧客互動的計畫與智慧商店計畫。」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訊連 科技 FaceMe人臉辨識 整合 聯發科 技 物聯網 平台 Genio 700,運算效能提升 6.5倍
AI人臉辨識領導廠商訊連科技 (5203.TW) 加強布局智慧物聯網市場,宣布旗下人臉辨識引擎FaceMe整合聯發科技新一代智慧物聯網平台Genio 700,展現AI最佳化效能。 訊連科技FaceMe持續整合各式物聯網平台,並針對聯發科技最新發表的Genio 700優化效能。FaceMe運行於Genio 700上,經由聯發科技AI處理器優化,實測結果相較於單純只用CPU運算,可以展現6.5倍快的運算速度,並降低24%的CPU使用率,滿足智慧零售及智慧安控應用中,需要大量、高速且複雜的邊緣運算能力的需求,為採用Genio 700的業者提供更高效、快速且可靠的AI人臉辨識應用。 聯發科技 Genio 700是一款高性能的終端AI運算物聯網平台,提供高性能的 IoT SoC和AI模組,專為智慧家庭、智慧零售與工業物聯網裝置設計。Genio 700平台整合最新AI核心和加速器,大幅提升終端裝置運算能力,每秒可處理的影像幀數大幅增加,可支援多路影像之AI即時人臉辨識,為人臉辨識在智慧零售及智慧安控等應用情境,大幅提升辨識效率。 訊連科技FaceMe除了人臉辨識外也可以分析性別、年齡、情緒等資訊,提供智慧零售顧客分析解決方案 FaceMe Smart Retail。此外,FaceMe Security除了人臉辨識外,也提供人形偵測及追蹤功能,結合既有的影像監控系統,做到即時多攝影機的人臉及人形追蹤,可以全場域快速搜尋特定人物的行蹤軌跡,加強場域安全,提供客戶更完整的智慧安控系統。 訊連科技FaceMe與聯發科技Genio IoT的強強聯手,將為客戶提供更快速、便利而強大的人臉辨識邊緣運算產品,打造更安全便利的人臉辨識應用服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Garmin智慧手錶衝上太空!參與Polaris Dawn太空飛行任務挑戰人類新高度 太空人佩戴fēnix 7智慧手錶幫助科學家瞭解太空旅行對人體的影響
Garmin 智慧手錶將於Polaris Dawn載人太空飛行任務中擔任重要角色,透過 Garmin fēnix 7 智慧手錶全天候監測收集高準確度的生理健康數據,幫助科學家瞭解太空旅行對人體的影響。SpaceX獵鷹9號火箭即將自 NASA 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在長達5天的任務期間,研究人員將透過 Garmin fēnix 7 智慧手錶持續監測和收集太空飛行員的生理數據資料,僅需一次完整的手錶充電即可完成如心率、脈搏血氧、睡眠狀態等所有的全天候監測。 Garmin 全球銷售副總裁 Dan Bartel 表示:「Garmin 很榮幸能夠參與這項激勵人心的研究工作,它將促進深入理解人體如何適應嚴酷的太空飛行旅程。Garmin 智慧手錶出色的電池續航力將幫助研究人員在五天的飛行任務中全天候持續監測四名飛行員在清醒和休息時間的生理數據,且不需要為了充電而中斷。」 Polaris Dawn任務中的健康和生物醫學研究,由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空間健康轉化研究所(TRISH)主持,這項歷史性任務將試圖達到有史以來人類飛行的最高地球軌道,並將完成首次商業太空漫步。北極星黎明號隊員和 TRISH 團隊為這次任務選擇了Garmin智慧手錶,因為它的電池續航力很長且堅固耐用,搭配智慧穿戴裝置完善的健康監測功能並透過Garmin Health API 提供實時資料整合串接服務,達到持續性健康數據監測效果。 TRISH高級生物醫學工程師Jimmy Wu表示:「Garmin fēnix 7智慧手錶提供大量生物識別資料監測收集,將使我們更好地瞭解身體如何適應太空中的情況。這些生理資料收集將被添加到TRISH的EXPAND資料庫中,有助於當前及所有未來的人類太空探索任務研究和瞭解人類健康表現帶來珍貴資料與莫大幫助。」 Polaris Dawn機組人員將於2023年搭乘載人天龍號太空船,由 SpaceX 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 Garmin Health 憑藉著 Garmin多樣化的智慧穿戴產品和精準的生理感測數據,以及提供API和SDK的「實時偵測資料整合串接服務」,將智慧穿戴硬體裝置與軟體數據資料串聯至各產業、開發跨領域整合性健康服務。Garmin Health 為企業夥伴提供廣泛多元的客製化解決方案,協助解決企業需求,應用範圍遍及運動科學與健身訓練、智慧遠距醫療、個人健康監控及分析、健康風險評估。此外作為國際企業旗下一環,Garmin Health 更得以藉由全球化分工進行的設計、生產和運輸,支援其客戶的商業和物流需求,使企業能夠透過單一、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夥伴擴展業務。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亞馬遜大量購買再生能源 創全球新紀錄
亞馬遜於近日宣布,2022年共計在11個國家與地區新增133個再生能源專案,並增加8.3 GW(Gigawatt,百萬瓩)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截至目前為止,亞馬遜已經在22個國家與地區打造401個再生能源專案,總裝置容量超過20 GW。這些新增的風能和太陽能專案將會持續支援亞馬遜營運,包括為世界各地的Amazon Web Services(AWS)資料中心、亞馬遜營運中心和實體店面提供電力的電網。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統計,自2020年以來,亞馬遜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企業購買者。透過創新的交易結構、技術和雲端解決方案,亞馬遜將持續投資再生能源,推動新市場的再生能源成長。 此再生能源採購也推動亞馬遜朝2025年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更近一步,將比原定目標(2030年)提前五年達成。2022年,亞馬遜在多個國家宣布新的再生能源專案,包括澳洲、加拿大、芬蘭、法國、德國、日本、波蘭、新加坡、西班牙和美國,並在巴西、印度和印尼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亞馬遜共計在全球打造401個再生能源專案,包括2022年底新增的25個新專案,其中164個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場,237個為亞馬遜設施的屋頂型太陽能專案。所有專案投入營運後,亞馬遜的再生能源專案預計每年可生產56,881 GWh(Gigawatt-hour,百萬度)的潔淨能源。 AWS執行長Adam Selipsky表示:「隨著不斷地在全球啟動新的再生能源專案,我們很高興看到亞馬遜正在邁向提前五年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支援企業營運的目標。2022年,亞馬遜在11個國家與地區新增133個再生能源專案,再一次創下記錄。這些專案代表亞馬遜多樣化的全球能源布局,也展示我們將儲能、離岸風電與風能、太陽能等混合專案推向新市場,以及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除了2022年已宣布的108個潔淨能源專案外,亞馬遜今天又宣布另外25個2022年的潔淨能源專案。 • 在亞太地區,亞馬遜在印度、印尼與日本新增10個再生能源專案。2022年,亞馬遜在中國支援的首批2個再生能源專案—山東太陽能發電廠和乾安風能發電廠已正式投入營運,其總裝置容量達200 MW(Megawatt,兆瓦),預計每年可產生49.6 MWh(Megawatt-hour,萬兆瓦時)的潔淨能源,相當於超過25萬戶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 在歐洲,亞馬遜在芬蘭、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新增11個再生能源專案,裝置容量達372 MW。利用全球最優良的再生能源資源,亞馬遜持續拓展離岸風電專案的部署,並在歐洲新增兩個離岸風電專案,共計提供280 MW的潔淨能源。 • 在北美地區,亞馬遜在亞利桑那州、加州和德州新增4個新專案,總裝置容量為918 MW。在加州,亞馬遜結合新的太陽能專案與儲能專案,以有效儲存太陽能專案所產生的潔淨能源,並在夜晚或需求高峰期時進行彈性調度。同時,亞馬遜在位於加州的亞馬遜航空樞紐(Amazon Air Hub)設立首個現場太陽能專案,該航空樞紐主要進行貨物的打包、處理,以及員工地勤操作等日常工作。 快速擴大再生能源的規模是對抗氣候變遷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為確保各組織的再生能源採購決策能有效減少碳排,亞馬遜近期發起一個新聯盟─排放優先(Emissions First coalition),旨在促進碳核算標準現代化,以快速且低成本的方式協助減少全球電網的碳排放。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永續研究主管Kyle Harrison表示:「亞馬遜在潔淨能源方面的投資組合不僅在企業排名中位居第一,在全球領先的公用事業公司中也名列前茅。在全球陷入能源危機、供應鏈瓶頸和高利率困境的一年,亞馬遜宣布的年度潔淨能源新紀錄,更證實其對於電力市場的經營和執行具備絕佳的前瞻性規劃。」 潔淨能源買家聯盟(Clean Energy Buyers Association,CEBA)首席執行官Miranda Ballentine表示:「2022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亞馬遜為實現再生能源承諾投入加倍的資源,也帶動其他潔淨能源買家。此外,亞馬遜也在潔淨能源買家聯盟全球成員的交易排名中位列前十的領先地位,展示了亞馬遜對於脫碳的堅定承諾。」 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能源總監和亞洲潔淨能源聯盟(Asia Clean Energy Coalition,ACEC)發言人Sam Kimmins表示:「隨著亞洲在煤炭和天然氣使用上的持續轉型,亞馬遜在風能和太陽能方面的投資進一步證明該地區的企業對於再生能源不斷成長的需求。我們期待與亞馬遜,以及其他ACEC的成員合作,以增加再生能源的供應,實現我們在該地區的聯盟成員100%使用再生能源支援企業營運的共同目標。」 亞馬遜於2019年與Global Optimism組織共同發起《氣候宣言》,承諾在2024年實現淨零碳排,甚至比《巴黎協定》提前十年。目前已經有將近400家公司簽署《氣候宣言》,包括Best Buy、IBM、微軟、百事可樂、西門子、聯合利華、威訊通訊與Visa。亞馬遜將在運輸網路上持續轉型,包括運輸車隊的電動化和尋找化石燃料替代品。目前,亞馬遜已在美國100多個城市和地區擁有數千輛Rivian電動運輸車,有三千多輛電動貨車正在為歐洲客戶運送包裹,並在亞太地區建立多個電動汽車合作夥伴關係。此外,亞馬遜也在氣候宣言基金中投資20億美元,用於進一步開發脫碳服務和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Red Hat 與甲骨文深化合作 OCI 全面支援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擴展部署選擇
世界領先開放原始碼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Red Hat 與甲骨文公司(Oracle)宣布成立多階段聯盟(multi-stage alliance),提供客戶更多可在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上執行的作業系統選項。此策略合作以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作為 OCI 支援作業系統為開端,可望優化同時使用 OCI 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服務的企業體驗,進而驅動數位轉型,以及將關鍵應用程式移轉至雲端。 Red Hat 資深副總裁暨產品負責人 Ashesh Badani 表示:「無論企業在自有資料中心、多個公共雲,或是遙遠的邊緣營運,Red Hat 皆承諾提供從硬體到雲端供應商的彈性選擇。Red Hat 與甲骨文攜手在 OCI 上全面支援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擴展客戶雲端部署選擇,並提供在 OCI 上數位轉型的客戶更多 Red Hat 解決方案鞏固基礎,進一步實踐對客戶選擇的重要承諾。」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執行副總裁 Clay Magouyrk 表示:「眾多客戶選擇 Red Hat 和 OCI 的解決方案來營運業務,也提出更多對於分散式雲端部署選擇的需求。從今天開始,客戶可以在 OCI 上部署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並獲得 Red Hat 和 Oracle 經認證資源配置的全面支援。我們未來將持續強化合作,支援 OCI 上的更多產品和工作負載,從而讓客戶擁有更大的彈性。」 Gartner《2020 至 2026 年全球公共雲端服務預測,2022 年第四季更新》報告指出,2023 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將成長 18.5%,在企業持續加速採用雲端的狀況下,五年複合年均成長率至 19.6%,顯示雲端供應商、支援雲端環境的作業系統皆需提供更廣泛的客戶選擇。 90% 財星五百大企業目前同時使用 Red Hat 和甲骨文解決方案,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作為其作業系統基準,OCI 則提供高效能與關鍵任務雲端服務,藉以推動邁向數位化的營運模式。這些企業現在可透過 OCI 上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實踐雲端營運標準化,打造自資料中心延伸至 OCI 分散式雲端的通用平台。 透過本次策略合作,OCI 彈性虛擬機器的認證配置目前可執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客戶也能更有信心地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既有的工作負載移轉至 OCI 上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OCI 彈性虛擬機器能以少至單顆 CPU 增量擴展,藉此優化性價比、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透過此擴大且透明的共同支援協議,客戶還可聯繫 Red Hat 和甲骨文支援部門解決潛在問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為 Red Hat 混合雲技術組合的支柱,其中包含 Red Hat OpenShift、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及其他技術以支援現代雲原生堆疊。透過此次合作,Red Hat 和甲骨文的共同客戶現可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上為未來的運算部署奠定基礎,同時維持既有 IT 投資價值。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現已在 OCI 彈性虛擬機器上獲認證,其以單一 CPU 增量提供 1 到 80 個 CPU 核心,每一 CPU 的記憶體則從 1GB 到共 1024 GB 不等,視處理器而定。搭載 AMD、Intel 與 Arm 處理器的最新 OCI 虛擬機最初即支援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欲了解於 OCI 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更多資訊(包含逐步指示),歡迎點擊連結閱讀。此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在 OCI 裸機伺服器上取得認證的相關規劃作業已展開,與私有環境相比,其可提供更佳的隔離與效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提供彈性且穩定的 Linux 基準,藉此支援混合雲創新。透過提升實體及虛擬環境、私有雲、公有雲和邊緣部署的一致性,企業將能更快、更高效地建立、部署和管理應用程式及關鍵工作負載。此平台能在開發階段將安全與合規功能加入基礎架構,且在整個生產環境的生命週期中將可更輕鬆地維護穩定性。無論 IT 企業選擇在何處營運,都能使用支援創新、提升企業內部營運效率的平台來增強營運信心和信任。 OCI 的分散式雲端讓客戶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資料駐留、位置和權限,甚至跨多個雲端執行。OCI 分散式雲端的功能如下: ●多雲:OCI 的多雲功能,例如 Oracle Database Service for Microsoft Azure 和 MySQL HeatWave,讓客戶可以選擇最適合其應用程式和資料庫的雲端供應商。 ●混合雲:OCI 透過 Oracle Exadata Cloud@Customer 在內部提供混合雲服務,並在超過 60 個地區管理基礎架構。 ●公有雲:如今,OCI 已在 22 個地區營運 41 個 OCI 區域,並計畫再增加 9 個區域,其中包括兩個歐盟主權雲端區域。 ●專屬雲:OCI 提供專屬區域,讓客戶能夠在自己的資料中心執行所有 Oracle 雲端服務,而 Oracle Alloy 則讓合作夥伴能夠為客戶自訂雲端服務和體驗。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TikTok 安全政策更新 最新帳號處置系統、透明化推薦機制、強化內容分級 打造安心創作環境
TikTok 的全球社群每天在平台上分享創意、互相交流並獲取新知,為了讓用戶都能自在地享受娛樂,我們謹守當責承諾、致力提供健康、安全的創作環境。隨著全球網路安全日(Safer Internet Day)的到來,我們盤點了 TikTok 近期推出的安全政策更新,分享 TikTok 如何打擊重複違規用戶,以及用戶如何透過透明化影片推薦機制及強化的安全內容分級,持續在 TikTok 上安心創作。 根據統計,近 9 成重複違規用戶會重複使用同種功能,逾 7 成 5 用戶不斷違反同類別的政策。為解決此問題,TikTok 決定更新帳號處置系統以移除創作者社群內的重複違規用戶,為社群帶來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帳號處置系統更新後,若有特定用戶發佈違反《社群自律公約》的內容,我們將移除該影片並禁用帳號。如果該帳號因為濫用如評論、LIVE 等功能,或是違反如霸凌與騷擾政策而超越處置門檻,其帳號將被永久禁用。 處置門檻會依照違規對社群成員造成的威脅而定,舉例而言,相較分享低風險的垃圾訊息,違反仇恨意識形態將會設有更嚴格的門檻。若是嚴重違規行為,如宣揚暴力、兒童性虐待內容(CSAM)、真實暴力與血腥畫面,即便只是初犯,我們也會永久禁用該帳號。社群將在此系統上線時收到相關通知。 TikTok 依據多種用戶的使用偏好,如搜尋結果、用戶不感興趣的內容等指標來打造影片推薦機制。用戶只要「分享」影片,點擊「出現這部影片的原因」,就能輕鬆了解 TikTok 為何會推薦這部影片。用戶可能在推薦內容看到特定影片的原因包含:「曾有互動,如按讚、留言、分享、搜尋的內容」、「追蹤或推薦的帳號」、「近期在您所在區域發佈的內容」、「區域內的熱門內容」。 TikTok 透過多種方式提升平台透明度,除這項更新外,《社群自律公約》說明為何特定影片內容不會受到推薦,而在這之前推出的個人化內容工具、相關教育資源,皆是幫助社群理解推薦機制、探索創意內容的重要指引。 TikTok 公開影片推薦機制,從應用程式設定即可了解推薦原因。 TikTok 也致力打造更安全、適齡的內容,針對裸露、色情或露骨的情色內容建立嚴格限制,並與逾 4 萬名專家合作,打造與執行相關政策,持續建構相關技術,幫助 TikTok 大規模偵測、移除違規內容。 TikTok 持續建立與執行《社群自律公約》,限制性暗示、色情裸露、和成人內容被推薦給 13 至 17 歲的青少年用戶。TikTok 也於 2022 年引入「內容分級」功能,避免青少年用戶接觸成人內容。在過去的 30 天內,逾百萬違規內容已被下架,為青少年的使用樹立安全標竿。 過去一年內,TikTok 也不斷改良機器學習的模型,盼能強化偵測性剝削、性暗示等違規或處於模糊地帶的內容、透過快速且大規模的偵測移除相關內容。TikTok 未來將持續強化偵測違規邊緣內容的模型,為青少年用戶創造更符合年齡的使用環境。 TikTok 近期更於美國攜手性私密防禦組織 StopNCII.org,盼能阻止未經同意的私密影像散布,為受害者提供更多資源,並強化 TikTok 偵測違規內容的能力。 社群安全是 TikTok 的核心,我們希望所有用戶都能夠安全的使用 TikTok,並獲得正面的使用體驗。TikTok 也將持續完善相關政策,不斷邁向更安全的使用環境;我們也將持續分享在帳號管理上的努力和進展,致力為各式平台帳號帶來精準適切的管理。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Check Point CloudGuard 雲端原生安全平台全新功能 打造智慧風險管理引擎
全球網路安全解決方案領導廠商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NASDAQ股票代碼:CHKP)為其 Check Point CloudGuard 整合式雲端原生安全平台(CNAPP)新增全新風險管理引擎及多項強化功能,包括智慧風險優先排序、無代理掃描、權限管理和工作管線安全(pipeline security);這些新功能注重情境、速度和自動化,支援雲端安全操作,再也無須面對傳統型獨立雲端安全警報的複雜性和提示噪音,資安團隊將能專注打造從程式碼到雲端的全面威脅防禦,同時強化 DevOps 敏捷性。 企業持續導入雲端和數位轉型,《Check Point 2022 年雲端安全報告》指出 35% 受訪者在雲端運行超過 50% 工作負載,但 72% 受訪者非常擔心雲端安全、76% 受訪者表示難以同時管理來自多家雲端廠商的產品,這常導致配置錯誤、缺乏可視性和遭受網路攻擊;研究更顯示「配置錯誤」因需要人員全天候資安操作和衍生的警報疲勞,被視為導致資安事件的首要因素。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 資深分析師 Melinda Marks 表示:「對企業來說,同時管理資安風險及加速雲端原生開發週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隨著開發團隊規模擴大,企業正尋找一個統一的平台來協助排序任務,即時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安全風險,主動管理自身資安現況。」 在推出有效風險管理(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ERM)後,除了雲端身份和權限管理(Cloud Identity & Entitlement Management,CIEM)、無代理工作負載狀態(Agentless Workload Posture,AWP)和工作管線安全工具外,Check Point CloudGuard 現在更提供智慧風險優先排序,支援團隊在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中根據風險嚴重程度快速消除重大漏洞,例如配置錯誤和逾越權限的造訪。透過上述工具協作企業將只會收到簡單明瞭的建議,專注於至關重要的威脅,減少過往令人困擾的複雜指令,而簡化的建議也有助於減緩威脅。 Check Point Software 雲端安全副總裁 TJ Gonen 表示:「隨著企業持續加速導入雲端,簡化雲端安全防護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通過新增有效風險管理和強化 Check Point CloudGuard 功能,我們可幫助企業將 CNAPP『左移(Shift Left)』,採取預防為主、易於管理的雲端安全方案。透過 Check Point 的情境式人工智慧和風險評分引擎,資安團隊不必再手動確定應優先處理哪些警報,而是交由機器完成;減輕此負擔後,客戶可以放心專注於將關鍵工作負載遷移至雲端。」 Check Point CloudGuard 將最新工具統合至新一代 CNAPP 中,不僅可協助資安專業人員,更可通過左移工具消除 DevSecOps 的障礙。Check Point CloudGuard 發揮了整合式平台的能力和潛力、提供終端使用者營運價值,包括: ●有效風險管理:Check Point CloudGuard 的有效風險管理引擎能夠根據工作負載狀態、身份許可權、攻擊路徑分析及應用程式業務價值等完整情境排序風險,提供可執行的修補指令。資安團隊可專注於處理重大威脅,並以最小程度的安全防護管理達到最大效果。 ●雲端身份和權限管理(CIEM):CIEM 功能可瞭解使用者和雲端服務的有效權限和識別風險,自動生成明確的最低權限角色建議,減少造訪並撤銷未使用的權限;將 CIEM 安裝至 ERM 後使用者可以瞭解自身權限,並在其雲端環境中執行最低權限原則。 ●無代理工作負載狀態(AWP):AWP 將 Check Point CloudGuard 無代理基礎架構的可視性擴展到工作負載,可掃描並辨識虛擬機器、容器和無伺服器服務等雲端工作負載中的風險,包括配置錯誤、惡意軟體檢測、漏洞和金鑰。借助這種無代理部署模型,資安團隊能夠在維持效能的同時獲得大規模的深度工作負載安全可視性。 ●工作管線安全:工作管線安全功能全面整合了 Spectral 的自動化程式碼安全服務,可檢測並解決 Check Point CloudGuard 中的配置錯誤、金鑰和漏洞問題;將「開發者優先」的工作負載擴展到 CI/CD 及工作管線,可在問題危害製造環境前快速解決。資安團隊能夠將 CNAPP 左移,從最初開始保護雲端應用程式安全。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NVIDIA GeForce NOW 將在汽車上以串流方式提供大量 AAA 級遊戲
NVIDIA (輝達) 宣布在車輛上也能享受到高效能的 GeForce NO 雲端串流遊戲服務。旗下擁有 Hyundai、Kia 和 Genesis 等品牌,同時也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現代汽車集團、全球領導新能源車 (NEV) 製造商比亞迪,以及瑞典高級電動車和生活品牌 Polestar 率先與 NVIDIA 合作,在其車輛產品上提供 GeForce NOW 串流遊戲服務。 今日的宣布擴大了 NVIDIA 車載資訊娛樂產品的規模,其中包括一套改善駕駛艙體驗的產品和服務。GeForce NOW 承襲了NVIDIA 在遊戲和資訊娛樂方面一貫的優勢,除了可以即時且完整的將 PC 遊戲體驗以串流方式傳送到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及行動裝置,現在還能在以軟體定義的車輛上享受到它的種種優點。 新的 GeForce NOW 服務可以讓前座乘客在車輛停止時,以串流的方式來暢玩遊戲;若是車輛後座有配置螢幕,後座乘客同樣也能暢玩遊戲,讓車輛在進行充電或是乘車過程中更添樂趣。 NVIDIA 車用產品部門副總裁 Ali Kani 表示:「加速運算、人工智慧和連網能力為汽車帶來更高等級的自動化、安全性、便利性與行車樂趣。從遊戲玩家的收藏庫中,以串流方式提供熱門遊戲以及數十款免費遊戲,讓乘客享受到更美好的車載資訊娛樂使用體驗。」 GeForce NOW 採用由雲端 GeForce 伺服器支援的突破性低延遲串流技術,讓玩家們能夠即時暢玩來自 Steam、Electronic Arts 應用程式、Ubisoft、Epic Games Store 和 GOG.com 等各大 PC 遊戲商店的上千款遊戲,其中包含《瘟疫傳說:安魂曲》、《巫師 3:狂獵》和《電馭叛客2077》等熱門遊戲。GeForce NOW 服務還提供多款最受歡迎的免費遊戲,如《要塞英雄》、《失落的方舟》和《天命 2》。 支援 GeForce NOW 服務的汽車製造商 現代汽車集團將把 NVIDIA DRIVE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納入旗下 Hyundai、Kia 和 Genesis 等品牌車款的標準配備,並在其車輛中採用 GeForce NOW 服務。 比亞迪使用 NVIDIA DRIVE® 平台開發旗下的新能源車,並與 NVIDIA 合作將 GeForce NOW 的車載雲端遊戲體驗導入國際汽車市場。 同樣採用 NVIDIA DRIVE 集中式運算技術的 Polestar,將把雲端遊戲服務導入該公司的電動車款上。 GeForce NOW 服務在北美和歐洲由 NVIDIA 提供,在全球其他地區則是通過 GeForce NOW 聯盟合作夥伴提供。 誠摯邀請您觀看 NVIDIA CES 2023 特別演講,Kani 將在演講中介紹汽車製造商如何與 GeForce NOW 合作,讓車內乘客擁有更美好的乘車體驗。在這場特別演講中,還將介紹創造更出色車內體驗的汽車模擬開發技術、NVIDIA Omniverse™ 及 DRIVE 生態系統等車輛領域的發展現況。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NVIDIA 攜手 Evozyne 為蛋白質生成創建人工智慧模型
科學家們利用 NVIDIA BioNeMo 框架支援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優質蛋白質, 加快藥物設計速度並有助於創造更永續的環境 新創公司 Evozyne 使用 NVIDIA 預先訓練好的人工智慧 (AI) 模型,創造出兩種在醫療照護與潔淨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蛋白質。 在今日發表的一篇合著論文中描述了該過程及其產生的生物構成原料。一個旨在治療先天性疾病,另一個則是用於消耗二氧化碳以減緩全球暖化。這些初步成果展現出科學家們找到一種能夠加快開發藥物及進行其他研發的新方法。 Evozyne 公司共同創辦人、也是參與該合著論文的 Andrew Ferguson 表示:「即使首次研發,AI 模型同樣能產生跟天然蛋白質一樣優質的合成蛋白質,這不僅鼓舞了我們團隊的士氣,也讓我們知道這個模型正確地學習了大自然的設計規則。」 變革性的 AI 模型 Evozyne 使用 NVIDIA 的 ProtT5 執行整個專案。ProtT5 是 NVIDIA BioNeMo 裡的部分 Transformer 模型,用於協助醫療照護領域創建 AI 模型的軟體架構與服務。 跨足化學與機器學習領域的分子工程師 Ferguson 表示:「BioNeMo 的確提供我們進行模型訓練所需的一切,並以非常低的成本在模型上運行各項作業,我們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內生成數百萬個序列組合。」 該模型是 Evovyne 旗下名為 ProT-VAE 的工作流程核心,可將 BioNeMo 與充當篩檢器的變分自動編碼器相互結合。 「幾年前還沒有人料想到,現在能夠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結合變分自動編碼器來設計蛋白質。」Ferguson 說道。 模型學習大自然的規則 NVIDIA 的 Transformer 模型讀取蛋白質中的數百萬種氨基酸序列的技術就像學生讀書一樣,都是使用神經網路來理解文字的意涵。藉由這樣的方式,它能進一步了解與掌握大自然是如何組成這些強大生物的。 然後,該模型能夠接著預測要如何配合 Evozyne,進而找出解決的功能以生成新的蛋白質。Ferguson 表示:「這項技術讓我們能夠重溫十年前的白日夢。」 無限可能 機器學習有助於一一排查可以使用的海量蛋白質序列,並有效地識別出最有用的序列。傳統的蛋白質生成方式稱為定向進化,用的是一種碰運氣的緩慢方法,且通常一次只能改變幾個氨基酸的序列。 圖_Evozyne 的 ProT-VAE 流程使用 NVIDIA BioNeMo 中強大的 Transformer 模型來生成用於藥物開發和能源永續的有用蛋白質 相較之下,Evozyne 的方法可以在同一輪中改變蛋白質裡半數以上的氨基酸。這相當於進行了數百次突變。 Ferguson 表示:「我們獲得巨大的進步,能夠探索以前從未見過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往往具有嶄新功能。」Evozyne 打算使用這個新進展來生成一系列的蛋白質,以用來對抗疾病和氣候變遷。 縮短訓練時間並擴展模型 Ferguson 表示:「NVIDIA 一直是最出色的合作夥伴。」 Evozyne 的資料科學家 Joshua Moller 說道:「他們運用多個 GPU 進行訓練及加速處理龐大的作業流程。我們現在每一分鐘,都能夠處理完一整個資料庫的資料。」 這將訓練大型 AI 模型的時間,從幾個月縮減至短短一週。Ferguson 表示:「這讓我們能夠訓練涵蓋數十億個訓練參數的模型,要是換作其他的方式,肯定是達不到的。」 精彩可期的未來 AI 加速推動蛋白質生成的發展一片大好。 「這個領域發展的速度太快了,我非常期待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改變。」Ferguson 也指出最近擴散模型的崛起。「誰能知道未來五年內,我們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 歡迎申請搶先體驗 NVIDIA BioNeMo,瞭解這個服務能夠如何加速推動您的應用程式。 →更多的【PCDIY!業界新聞】: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科技情報】: →更多的【IT資訊新聞】: →更多的【ITMan!資訊經理人】: →更多的【PCDIY!八卦】:
-
強大高效!華碩推出第4代Intel Xeon伺服器
強大高效!華碩推出第4代IntelXeon伺服器 華碩今發表全新同級最佳伺服器,採用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 ,最高支援512GB DDR5記憶體,效能增加2倍,以及PCI Express(PCIe) 5.0,可提供雙倍I/O頻寬,滿足各式現代工作負載,包括:人工智慧(AI)、資料分析、高效能運算(HPC)、繪圖密集型應用、機器學習、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和虛擬化。 其中旗艦級2U4N的 ASUS RS720Q-E11-RS8U高密度伺服器,還能為資料中心提供不同散熱解決方案,像是Direct-to-Chip(D2C)技術,可降低超過92%風扇耗電量與29.6%噪音,搭配擴大體積氣冷(EVAC)散熱器、單相浸沒式散熱,以及ASUS Thermal Radar 2.0、Power Balancer技術,將大幅提高電源使用效率(PUE),釋放處理器極限潛能。 此外,華碩也持續與業界領先的冷卻方案業者密切合作,例如:Submer、Delta、MGC 與Kaori,推出全方位散熱解決方案,並運用於旗下多款伺服器產品,包含:最暢銷的ASUS ESC8000-E11、為單相浸沒式散熱量身訂製的RS720Q-E11,可支援擁有散熱分配單元(CDU)、乾式散熱器的EIA和OCP液槽,同步降低能耗、碳排放,具體落實企業永續目標。 【華碩第4代Intel Xeon伺服器】 ● RS720-E11、RS700-E11:配備可擴充的運算、儲存、網路和備援組件,並針對AI、資料分析、HPC、雲端及企業工作負載最佳化,為資料中心提供最大效能。 ● RS720Q-E11:此款高效節能的2U4N伺服器,是專為最嚴苛的工作負載而生,其頂尖的運算效能與多元散熱解決方案,無論任何使用場域,均適得其所。 ● ESC8000-E11:本GPU伺服器不僅提供八個PCIe GPU選項,亦同樣針對AI、HPC、深度學習和繪圖密集型等應用最佳化,以實現兼具最大加速、效能、獨立氣流通道設計與更符合預算成本的解決方案。 ● ESR1-511-X4TF:輕薄小巧的1U機身搭配前置式機構設計,同時考量電信運營商等級需求,以及更耐高溫的環境,提供多達兩個FH3/4L插槽與支援GPU和FPGA卡,相當適合邊緣AI計算和O-RAN CU/DU部署,加上Intel vRAN加速器ACC100與Intel E810時間同步模組,將成為目前市面上TCO最優化的DU解決方案。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最多人點閱
- SUPERMICRO SUPERO M12SWA-TF伺服器主機板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實戰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3995WX為究極效能而生!
- 專訪夢想動畫公司!配置高效能GIGABYTE Server,以技嘉伺服器建構首屈一指的AI運算與遠端桌面動畫應用!
- D-Link DXS-1210-10TS網管型10GbE交換器實測開箱,10Gbps超高速網路環境不是夢!
- 2024開學季筆電選購指南: 10大熱銷筆電推薦榜
- 超車Intel最強Xeon Platinum 8380處理器2.8倍性能!AMD第四代EPYC 9004系列正式登場,引進12通道DDR5-4800記憶體、PCIe 5.0、CXL記憶體與最高96核心192執行緒戰鬥力,霄龍EPYC 9654榮登伺服器處理器世界之王!
- GIGABYTE Server MZ32-AR0 Server主機板實測開箱,體驗AMD EPYC 7742處理器的強大戰鬥力!
- GIGABYTE Server MW51-HP0工作站主機板實測開箱,打造完美遊戲多開、多虛擬機、影音轉檔超順暢超強電腦!
- GIGABYTE Server MW51-HP0工作站主機板實測開箱,Intel W2100/2200高效能工作站重裝上陣!
- HPE Aruba Instant On 1930 8G Class4 PoE 2SFP 124W(JL681A)交換器實測開箱,中小企業智慧託管網路的神兵利器!
- GIGABYTE Server W291-Z00工作站實測開箱,史上最強AMD EPYC 7001系列處理器運算神器!
- GIGABYTE Server E152-ZE0實測開箱,史上最強AMD EPYC 7002/7003系列1U伺服器完全解密!
- Western Digital Gold 18TB金標硬碟實測開箱,企業級機械硬碟中的優質精品!